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水土也会有不同的独特生产。地方特产不仅体现了不同的风俗习惯,也体现了当地人的智慧和汗水。在辽宁省的黑土地上,远不止今天列出的十大特产。小编从许多明亮的星星开始辽宁特产数珠被捕获,回味无穷。

这些特产里有你的家乡吗?

辽宁特产-辽宁的这些特产,是绕不过的家乡情

辽宁特产沈阳老龙口酒

辽宁特产-辽宁的这些特产,是绕不过的家乡情

中国老字号-老龙口酒老龙口酒,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老龙口酒原名义隆泉(后改名万隆泉)烧锅,成立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酿造历史悠久。由于烧锅位于清代龙兴之地的“龙城之口”,后来酿出的酒被称为“老龙口”白酒。清初酿造的白酒多为朝廷贡献。曾是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帝东游盛京(沈阳)10次的皇家贡酒生产地。被誉为“清代贡酒”,流传着“飞战曾鼓八旗勇”的赞誉。

辽宁特产-辽宁的这些特产,是绕不过的家乡情

老龙口窖酒“老龙口”拥有东北地区建设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持续烧酒时间最长的老窖池群。这个窖池群自清初建成以来,一直在连续使用,从未停止过。经过300多年的沧桑,“老龙口”一直在原地和原池酿酒,这在东北地区是独一无二的,甚至在全国也是罕见的。可以称之为“关东第一窖”。

辽宁特产-辽宁的这些特产,是绕不过的家乡情

老龙口窖集团有300年的历史。老龙口酒延续传统工艺酿造,即坚持原址,用原井水、原窖池、原酒海酿造储存。工厂里的古井水被称为“龙潭水”。现井深度超过100米。水中所含的矿物质和微量成分为酿造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这种井水一直用于从义龙泉锅中酿造。经过数百年的驯化,老龙口酿造的窖池富含霉菌、酵母等微生物,为酿造提供了香味的前驱体,形成了“浓酱尾、甜醇厚”的独特风格。用百年木制酒海储存陈酿,使酒体丰富,香气浓郁。老龙口品牌被授予“中国老字号”称号。

辽宁特产之阜新玛瑙

辽宁特产-辽宁的这些特产,是绕不过的家乡情

阜新是玛瑙的故乡,玛瑙文化积累深厚。7600年前,出土了用玛瑙制成的刮刀、玉石等,表明查海人是世界上第一个了解玛瑙和使用玛瑙的人。自辽代以来,阜新人民开展了玛瑙采集、挖掘和加工的生产活动。清代,阜新玛瑙产业发展有一定规模,阜新玛瑙已成为宫廷贡品。

辽宁特产-辽宁的这些特产,是绕不过的家乡情

精美的玛瑙雕刻玛瑙是一种二氧化硅胶体溶液,由于微量原素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有“千玛瑙万玉”,其图案形式不同,品种多样,丰富多彩,丰富多彩。阜新玛瑙雕刻的艺术特点是“巧妙、美丽、独特、优雅”。玛瑙工艺品具有独特的创意、奇妙的构思和精细的雕刻辽宁特产,分为五类:人物、鸟兽、花卉、素活、水胆玛瑙制品。每一件作品造型独特,材质纯正,精致精致,色彩斑斓,唯妙唯俏,栩栩如生,可谓巧夺天工,令人惊叹。国务院于2006年5月20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06〕将阜新玛瑙雕刻列为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辽宁特产抚顺黑木耳

辽宁特产-辽宁的这些特产,是绕不过的家乡情

抚顺黑木耳起源于抚顺县。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于2011年注册。抚顺黑木耳是一种独特的单片黑木,耳朵形状像“碗”,背面绒毛短而少,深灰色,耳朵黑棕色,光滑有光感,色泽鲜艳,肉厚(耳片厚1.7mm左右)、单耳小(直径一般在45mm左右),富含纤维素和特殊植物胶,能促进胃肠蠕动,减少食物脂肪,防止血液中胆固醇沉积,预防冠心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被营养学家誉为“素中之王”。

辽宁特产-辽宁的这些特产,是绕不过的家乡情

抚顺县已成为辽宁省最大的单片黑木耳生产基地。其产品出口到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在辽宁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著名产品展览会上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农产品”。辽宁特产大连刺参与皱纹盘鲍鱼

辽宁特产-辽宁的这些特产,是绕不过的家乡情

大连刺参是大连海参的珍品,是大连沿海地区生产的刺参辽宁特产,又称灰刺参、海鼠、海黄瓜,是一种珍贵的海产动物,是海产“八宝”之一。海参的种类有“刺参”、“婆参”、“梅花参”、“方刺参”、“秃参”等,尤其是“刺参”作为参中珍品。赵学敏在清乾隆年间继编的《本草纲目拾遗》中,有“海参辽产最佳,吴、浙、闽、粤肥大无味”的论述。这种海参体壁肥厚,肉质细糯,刺多而挺,颜色有黄褐色、黑褐色、纯白色和灰白色。大连刺参生长在大连沿海约15米深的独特环境中,肉厚、饱满、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深受国内养生人士的喜爱。

辽宁特产-辽宁的这些特产,是绕不过的家乡情

皱纹盘鲍“大连鲍鱼”是海味之冠 皱纹盘鲍,俗称四孔鲍。被称为“海鲜之冠”,是鲍科的优质品种。自古以来,它就是海鲜的“八宝”之一。鲍鱼叫鱼,但不是鱼。它是一种单壳海生贝类,属于腹足纲鲍科。辽宁大连有许多沿海岛屿,因为它看起来像人耳,也被称为“海耳”。鲍鱼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0%。鲍鱼是珍贵的海珍品,肉质细嫩,鲜而不腻;营养丰富,做饭,调汤,味道鲜美。鲍鱼壳,中药称石决明,因其明目退影的功效,古书又称“千里光”。石决明还具有清热平肝、滋阴壮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头晕、高血压等疾病。鲍壳,五颜六色的珍珠层,也可以作为装饰品和贝类雕刻工艺的原料。2005年10月,大连皱纹盘鲍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成为中国第一批海鲜地理标志产品。辽宁特产之盘锦大米

辽宁特产-辽宁的这些特产,是绕不过的家乡情

盘锦大米,辽宁省盘锦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辽宁特产-辽宁的这些特产,是绕不过的家乡情

丰收稻田盘锦市位于辽河下游入口。土地肥沃,水质环境优越,水稻栽培历史悠久。生产的大米具有外观质量好、加工质量好、理化性质好、食品质量好、卫生质量好五个特点,已成为全国著名的优质产品。2003年,盘锦大米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4年,“盘锦大米注册证商标”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注册;2007年,盘锦大米获得“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荣誉;2008年,盘锦大米被指定为“北京奥运会专用米”。辽宁特产耿庄紫皮大蒜

辽宁特产-辽宁的这些特产,是绕不过的家乡情

耿庄紫大蒜海城耿庄镇生产的紫大蒜是辽宁省的特产之一。耿庄大蒜肥大,蒜瓣清晰均匀,辛辣浓郁,蒜汁粘稠。捣碎的大蒜可以日夜保持汤和味道。

耿庄大蒜早在清顺治就是献给皇帝的“贡蒜”,至今已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蒜瓣清晰,蒜瓣晶莹剔透。每头蒜紫皮包裹的蒜瓣不是四瓣就是六瓣。因此,一些乡村民谣称赞紫色大蒜:道士穿着紫色长袍,头上有绿草,六仙拱一柱,出地成宝。耿庄紫皮大蒜最早在海城耿庄镇薛家堡子地区栽培,到20世纪开始大量栽培。目前已广泛种植在东四方台、望台、南台等周边城镇。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万多亩,产量2000万公斤。

辽宁特产-辽宁的这些特产,是绕不过的家乡情

耿庄紫皮大蒜100多种药用保健成分,含硫挥发物43种,硫化亚磺酸酯13种,氨基酸9种,肽8种,苷12种,酶11种。此外,蒜氨酸是耿庄大蒜的独特成分。当它进入血液时,它会变成大蒜素。即使稀释10万倍,也能瞬间杀死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流感病毒等。蒜素与维生素B1的结合可产生蒜硫胺素,具有消除疲劳、增强体力的奇效。

辽宁特产-辽宁的这些特产,是绕不过的家乡情

北京谱尼测试中心营养指标检测结晶蒜瓣,耿庄紫大蒜含有钙、锌、镁等微量元素是普通大蒜的10-20倍,含有18种氨基酸,具有癌症、癌症、抗菌、解毒、脾开胃、食物积累、预防疾病和保健作用,预防心脏病和血液循环系统疾病也有良好的效果。抗氧化能力强;天津大学的实验数据显示,耿庄大蒜中的蒜氨酸和大蒜多糖含量是其他产地大蒜的3-4倍,是当之无愧的“大蒜营养冠军”。辽宁特产之清原龙胆

辽宁特产-辽宁的这些特产,是绕不过的家乡情

“清原龙胆”是指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生产的龙胆草,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龙胆草又称北龙胆,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其药用成分为龙胆苦苷。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龙胆草是当地特色药材,品质优良。龙胆苦苷含量高于药典规定的药物含量的5-9倍。除了大量的野生生长外,人工栽培早在20世纪末就开始了。到21世纪初,已有3000多人掌握了更熟练的种植技术。龙胆草已成为清原中草药种植的支柱品种。年产量1000吨,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以上,

辽宁特产-辽宁的这些特产,是绕不过的家乡情

人工龙胆“清原龙胆”荣获1995年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2000年辽宁中药品种博览会金奖、2002年辽宁农业成果和优质农产品奖、2003年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博览会“农业科技产业化示范单位奖”。2008年12月,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决定对清原龙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辽宁特产之南果梨

辽宁特产-辽宁的这些特产,是绕不过的家乡情

南果梨属辽南特产,色泽鲜艳,果肉细糯,爽口多汁,风味浓郁。深受国内外朋友好评。它被称为“梨中皇后”。它是一种罕见的梨种,可与新疆库尔勒香梨、山西贡梨、日本水晶梨等众多梨珍品相媲美。

南果梨是秋子梨。采摘期为每年9月初。平均单果重约50-75克,最大单果重约170克。新采摘的水果酥脆甘甜,需要储存一到两周(俗称“困梨”)。当果肉软化时,它充满了香味和醉意,从而显示出南果梨的颜色、味道和味道。此时,食物是最好的季节。

辽宁特产-辽宁的这些特产,是绕不过的家乡情

成熟季节南果梨南果梨的主要产地是鞍山、海城、辽阳、秀岩等辽宁省的地方。原产地为鞍山市千山区大屯镇英不落村(原海市大屯镇英不落村)。到目前为止,唯一一棵可以研究数百年的南果梨祖树仍然生长在英不落村的后山上。

辽宁特产-辽宁的这些特产,是绕不过的家乡情

南果梨产地南果梨是中国水果的桂冠,是世界上罕见的梨品种。在《中国果树志·第三卷》介绍的梨中,南果梨排名第一。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对中国517种梨品种的评价中,南果梨以其独特的香气被评为四种优质梨品种之一。辽宁特产连山关刺五加

辽宁特产-辽宁的这些特产,是绕不过的家乡情

连山关刺五加是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连山关镇生产的刺五加。刺五加可食用嫩茎叶,因为它具有药食两用性;叶子可以做茶;根、茎、果、皮都可以入药,具有神奇的疗效和补益功能。

刺五加作为一种药物,在中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历史悠久,具有“补中益精、强筋骨、强志”的功效。长期服用可以“轻身耐老”,与其他药物配伍也可以“进入饮食,强身健体,不忘事物”。据雷教《炮炽论》记载,五加皮具有“阳人使阴,阴人使阳”的功能。国外专家对人参与近缘植物刺五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证明刺五加与人参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

辽宁特产-辽宁的这些特产,是绕不过的家乡情

刺五加本溪县连山关镇人工栽培刺五加已有120多年的历史。现已从连山关镇扩展到草河口镇、草河掌镇、东营坊镇、碱厂镇、南甸镇、田师傅镇、小镇、清河镇等地,种植总面积10多万亩。2009年,连山关镇被命名为辽宁特产“刺五加之乡”称号。辽宁特产之喀左陈醋

辽宁特产-辽宁的这些特产,是绕不过的家乡情

喀左陈醋喀左陈醋是辽宁省喀左县的特产。该产品采用古代秘方和传统酿造醋工艺,采用深井矿泉水和优质高梁,固体发酵。此外,优质紫砂陶罐已陈酿多年。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喀左县,位于辽西大凌河上游。被誉为“塞外明珠”,因历史文化悠久,自然资源丰富,人文景观独特。陈醋是喀左传统的民族工业之一。它创产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历史悠久。清康熙、雍正年间,山西运家兄弟在大城子开了烧锅、酿酒、酿醋、泡菜作坊,商号“大成裕”。清光绪年间,喀喇沁王每年向宫廷进贡时,大城子陈醋被列为贡品之一,因此又称“贡醋”。此后,大城子陈醋驰名关外,畅销靠近府城,远销东北及全国各地。

辽宁特产-辽宁的这些特产,是绕不过的家乡情

百年喀左陈醋口感独特,入口柔软,甜酸爽口,回味醇厚,无杂邪,刺激口感。陈醋含有16种氨基酸、钙、锌、铁等无机物质、葡萄糖和酯香气,具有数十种生理调节功能,降低血脂和血压、美容、解毒和杀菌、减肥和长寿等保健功能。所以又有“营养醋”、“保健醋”之称。喀左陈醋多次被国家评为部优、省优,在中国排名第三。2008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喀左陈醋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